推广 热搜: 暖气片  散热器  暖气  地暖  钢制散热器  暖气片安装  暖气片维护  暖气片保养  散热器不热  暖气片维修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更好拥抱产业数字化新时代

   日期:2020-04-17     浏览:986    评论:0    
核心提示:国福导读:此次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特别是疫情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也是备受关注。在此疫情期间,“联合国和平大学国福商学

国福导读:

此次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特别是疫情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也是备受关注。在此疫情期间,“联合国和平大学&国福商学合作的博士学位项目”直播访谈邀请来自各届的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一线的企业家与大家在线上展开探讨与交流,希望以此能够陪伴和帮助大家,共同度过这段不同寻常的时光。

3月20日,第四期“联合国和平大学&国福商学合作的博士学位项目”直播访谈节目,邀请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荣海及网库集团董事长王海波来到国福直播间,与大家共同探讨:疫情之下,企业如何更好拥抱产业数字化时代。

本期访谈嘉宾

荣海 

国福500强一期班学员

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荣海于1988年下海创办海星科技,之前曾经是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老师。经过30多年发展,曾经的小型科技研究所到今天也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涵盖了IT及通讯服务业、食品饮料业、房地产及旅游地产和现代城市综合服务业的大型投资控股集团。

有人说,荣海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艰苦创业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从商之路上,始终葆有一名学者的清醒与自知。

他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兼任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陕西省委省机关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委员。

海星集团在30多年的风雨历程当中,通过及时的产业布局调整和不断的优化资源配置,成功地应对了历次金融危机和转型重组带来的挑战,保持了集团各产业的稳健发展。

 王海波 

国福500强一期班学员

网库集团董事长

王海波于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MBA时创办网库集团,公司起初是从经营114查号台网络平台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各地实体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及交易平台搭建和运营的专业公司,如今的网库平台已拥有1900多万家注册中小企业会员、通过与具有单品优势的实体企业合作,到目前已经构建了2600多个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近三年来累计推动企业间的在线交易额达6500亿元以上,已发展成为当前国内领先的县域产业互联网运营商。

成立20年多年来,网库集团凭借它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应用的丰富实战经验,先后为30多万家实体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逐步打造出一套成熟的电子商务服务生态系统。为中小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助力。在2019年,网库集团被授予了中国互联网大会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和中国B2B供应链金融创新奖。

王海波作为国内较早一批产业互联网及电商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为积极推动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推动电商模式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下为访谈文字版(有部分删减):

Q1

国福商学:此次疫情危机对整个经济社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已经不言而喻,我们也知道,企业的成长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去化解各种危机和不确定性风险的过程。请两位与大家分享一下,包括应对此次疫情危机在内,海星集团和网库集团分别在这30多年和20多年的成长发展历程中,每次遇到危机时的应对思路和方向是什么?或者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或感悟与大家分享?

 荣海 :

海星自1988年创业至今已有32年了,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中国民营企业始终都处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危机时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自身控制能力的危机。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导致了很大问题,关键是没有掌握好自己控制的边界。在盲目扩张、过度发展的过程中,超出了自己可控制的边界。

第二是现金流的危机。疫情期间出现较多的也是现金流的危机,虽然你可能拥有很多资产,但是因为没有畅通的现金流,也容易出现危机。

第三是团队的危机。企业人才的不适应或团队的分崩离析,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伤害。

这些危机始终在重复上演,却没有引起更多企业的高度重视。我认为,一个企业在初创阶段需要的是热情、激情,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和防范的意识。

虽然此次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但民营企业要把它看作一种常态。此次疫情对企业既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考验,如果企业一直有危机防范意识,就能够比较好的渡过这次阶段性的危机,但如果企业过去没有这种防范意识,那么这次危机将会对企业造成一次重创,甚至是致命性的重创,所有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在这些方面小心,这样才能够走得更远。

 王海波 :

网库这20年遇到过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问题,尤其互联网行业每天都是新的,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即使没有疫情,可能也有很多企业会不断地出现问题,我跟荣总的想法是一样的,民营企业时时刻刻都面对着危机。我认为企业面临经营危机和倒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产品和服务没有持续的更新。这点我们深有体会,初始网库做114网络查号台,尽管在当时是受高度热捧的,但我们深知需要再次找到新的爆发点,所以后来网库又进入B2B电商服务领域以及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服务领域,但整个过程中,网库一直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产品服务的更新对网库来说既是产生危机的因素,也是网库对过去20年巨大的一个总结。

第二是盲目扩张,或者说理想化的扩张。这点网库也遇到了,起初网库一直希望以规模的优势在全国数百个城市布点,这一举措既奠定了网库今天联动的效应,但也时刻让网库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如果这种扩张后的价值不能很好的应用的话,可能会成为压倒企业的一个核心的因素。

第三个是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的信心和坚持不够。创始人团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坚持,没有什么比坚持更宝贵。

目前疫情是一个大环境,是所有人面对的问题。企业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多做思考,多做储备。

Q2

国福商学:此次疫情明显加速了各行各业数字服务的普及度,特别是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以更贴合用户需求,会更成为当下和未来企业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也知道,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并非一件易事,更多的企业对于如何转、转什么,怎样才能真正转型成功,仍旧还有很多的未解的困惑和问题。

我们知道,海波总所在的网库集团本身就是一家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应用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您也应该接触和帮助过很多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对于他们在转型中的问题应该也是十分的了解;而荣海总的海星集团本身就是一家以实体产业为主的综合控股集团,能否请两位分别站在不同的视角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怎么看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转型之难难在何处?

 荣海 :

此次疫情中,数字化给人带来的提醒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实体经济要拥抱数字化时代实际上是毋庸置疑的,要么被动顺从,要么主动拥抱,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我们都要去接触。

但拥抱数字化是否定性为一种转型呢?这值得思考。尤其实体经济中,比如在健康、食品、旅游文化等一些发展相对缓慢,需要精耕细作的行业当中,究竟如何拥抱数字化新时代是蛮大的一个话题。

此次疫情过后,海星在各个层面都在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提升和全面整合。如果动作很慢,就会被别人甩出一大截,这是我们深有体会的。所以近一段时期,海星从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产品营销系统等全方位实行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数字化组织的营造。但在此过程中,时刻不能忘了自己的产业自身的基石。现代的数字化手段、数字化技术,只是在自身的产业基础上增添了一副翅膀,让你飞得更高,飞得更快。拥抱数字化还是要切合自身的实际。

海星集团有一个版块是做果汁的,但运输半径是制约线上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果汁这种产品相对价值较低,但重量较大,如何拥抱数字化,通过新型的营销模式来出货,过去对我们一直是个难题。现在,我们一方面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迎合物流系统的改造,通过数字物流打造一个新的场景。我相信这会让海星在大数据的应用、对产品定位以及对消费者服务质量等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王海波 :

这些年,网库在开展产业数字化应用过程中看到,不只是企业、地方机关、生态机构或组织机构。

首先他们的关注点局限于网店或者零售电商思维。这让很多传统实体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能不能线上化、数字化是有顾虑的。

第二个传统企业面临的困惑比较多是渠道的冲突。他们无法思考线上线下渠道造成的冲突应该怎样解决。

第三个是团队利益的冲突。很多企业在转型之中,董事长愿意进行数字化的变革,但往往团队在利益机制上并不愿意改变。

这三方面是网库这些年与企业合作中看到比较多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我遇见过好几位企业家,一说到互联网体系就下决心一定要干,但往往刚一进入就把自己定位在“数字产业化”的方向。目前互联网应用进入深水期,所有企业和地方机关都是全方位应用互联网,我们可以把全方位应用理解为“产业的数字化”过程。这种“产业数字化”,远远不是“数字产业化”的逻辑。

习总书记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中,“数字产业化”是对IT网络公司来说的,比如阿里、百度、京东、网库等等都是“数字产业化”的产物;而“产业数字化”是对一切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实体产业来说的,利用数字化赋能实体产业的过程是“产业数字化”。

这两者的矛盾经常会让传统企业在做数字化应用时,会使用数字产业化的逻辑,从而产生三个担忧:第一担心自己没有专业人才;第二担心资金投入太大;第三担心时间周期太长。

我也在思考,传统企业究竟有哪些顾虑,这背后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什么困难。我认为主要的是由于企业没有明白产业数字化的定位,现在流量已经是大平台、大网络公司的事情,企业真正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产业数字化,把各个维度推动起来。

Q3

国福商学:可以说每次危机都会使市场格局重新被界定。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危机也完全可能是一种新的契机。像这次疫情它带来了数字经济这一全新经济形态的加速呈现和发展。

那可否请两位嘉宾也结合此次的新冠疫情危机跟大家分享一下,当危机来临之时,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更深刻的理解危机?可以通过哪些举措和变革来把握危机,从而真正的把危机变成企业自我革新升级的契机?

 荣海:

此次疫情使得很多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此次疫情中不会这么安静平和的度过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一个健康码就可以走遍全国,这都是大数据应用时代带来的深刻的变化。这些数字化技术,不单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也是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这次疫情其实带来了很多的风口,比如对健康的注重、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居家生活的享受等等,这变化当中孕育着很多机遇。如何能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是所有企业目前都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

所以近些年集团公司战略逐步做了重大的转移,我们现在非常注重的有两点:注重民生、坚守实业。这是我们总体的产业发展宗旨。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比如说海星现在所从事的食品和果汁行业,我们认为这在未来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食品和健康对老百姓有多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人们对旅游和度假的需求可能在这一阶段会迎来快速的反弹,医诊服务、养生和养老行业也将迎来很大的机遇。

此次疫情坚定了海星战略方向的调整,包括海星长期的战略定位都会加大在这些行业的布局。同时为了在这个行业中能够走的快一些,走得好一些,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拥抱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时代,这样才会使得效率等各方面提得很高。

海星大部分实业在陕西,陕西在过去是比较贫穷的,技术也相对落后。但是近些年,陕西的很多农产品发展很快,比如陕西的苹果、猕猴桃这些产业,这要归功于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包括与网库集团这样一些平台的合作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对于有所准备的企业来说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而由此衍生出的机遇却是非常广泛而美好的。我们要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理念的转变中寻找出更多新的风口,这些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

 王海波 :

从网库的角度看,海星集团这样的实体企业能够持续的向前走,有三点值得借鉴:

首先是创始人不断的学习和理念的革新。这点体现在荣总在国福商学学习期间,持续积极地上课,去同学企业参访交流等等,我觉得这种谦卑学习的精神是核心的。

第二是海星在多元发展中一直注重关联产业的发展。企业布局上不是说不能扩张,而是扩张中要找关联性。从海星集团发展中注重关联性的扩张,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第三是海星集团的精品战略。我去过海星在陕西省安康市的一个建材市场,无论是建筑的设计还是格局的布置,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追求完美的时尚精品店。我认为,这种模式一定会持续占领市场。

再说回产业数字化。新经济数字化应用在此次抗击疫情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无论是在线采购还是寻找物资等等,我们不能把产业数字化仅仅局限在电商思维上。那么,产业数字化的逻辑是怎样建立的呢?以下三点是对于任何应用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企业都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第一,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应用。这是当前所有的实体经济必须开展的一个常规动作。它又分为5个数字化方向:

1.原材料采购数字化。通过第三方或自有平台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支付痕迹是真实而有效的。利用数字化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资料的采购、半成品的采购会解决企业非常重要的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问题。

2.生产过程数字化。比如通过传感器或各种人工智能应用来实现数字化,企业整个生产过程都能够非常有效的管控,生产状况与市场第一时间对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3.销售数字化。电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销售模式的变化,我们不能自己赶风口,而更需要从总体上制定销售数字化战略。当然很多时候特别是高管团队、董事长可能会想三五年的事情,但往往因为这些数字化的工作都在年轻的高管身上或者中干身上,中干和高管往往不愿意去推动这样更深一点的未来储备,就变成了赶风口。所以本质上销售的数字化,还是要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整个数字化系统的建设。

4.生态服务的数字化。任何企业的成立要有大量外部的认证、支付、智能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等各种生态伙伴,包括国福商学这么好的一个教育平台,也是我们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治理生态。生态数字化是所有企业将会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大环境。

5.金融数字化。比如工资的发放实际上是可以很好的进行金融数字化的,可以实现各种金融的应用。对企业来讲,一切经营过程的数字化以后,会推动着金融数字化。

第二,主导或参与平台经济。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自己的平台。我在十多年前去宝钢考察就有一个体会,宝钢当时4万多家代理商、供应商都有数字平台,都是用它的总平台管理。实际上无数的企业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应用,每个企业都可以构建或者参与平台。

刚才荣总提到我们在考虑对接打造苹果汁产业网,同时,我们跟艾美集团也正在推进中国面膜产业网平台,它不是一个交易网站,也不是一个信息撮合网站,而是为整个面膜产业提供产业数字化的落脚点。要应用好产业数字化,一定要有一个平台做支撑,可以是京东、阿里等等。但是除了这样的销售平台,各个单品产业都缺少一个推动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平台。而这样一个数字化平台,一定要有实体产业作为主导者。

第三是开展在线的供应链金融的应用。这是一切利用产业互联网的企业脱离不开的,特别是生产制造企业,买东西可能缺少资金,卖东西可能收不到款,在线供应链金融可能是仅有一条路。你要做到在线记录必须数字化,而且要上下游的数字化。

 荣海:

我回应一下海波刚才对海星集团多元化的赞赏。实际上中国民营企业几十年来都在争论多元化这一话题,国外非常推崇专业化,专注在某一个方面做深做透,但由于中国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谋求多元化的发展,只不过我们近些年来做了一些关联性较强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好还是坏,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界定。比较明确的一点是,一定要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做持续发展的产业。不能因为看到中国这几年互联网发展的非常快,就产生浮躁情绪,我觉得心态非常重要,动作要快,心态要稳。

Q4

国福商学:刚才海波总也谈到了国福同学企业之间互相学习与合作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危机之下,很多企业也都在寻找一些与其他企业合作的、线上线下能够融合发展的新机会。在国福同学当中,还有更多来自不同生产经营领域、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请问一下两位,未来也是否正在酝酿一些同学间合作计划?

 王海波 :

这个问题中其实隐含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逻辑——强强联合。其实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能真正做到成功的极少。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两者并不是真正的产业生态互补,而是基于资本的合作、资源的合作或是理念一致的合作。

在今天,合作共赢的逻辑应该融入到数字化思维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1+N”,即以产业为主导+数字化经济。比如阿里、网库有几十万、几百万家企业在平台上,是1+N个服务客户;滴滴更是如此,一个滴滴加几千万辆出租车,那滴滴是“1”。数字化产业是以数字经济、IT网络公司作为“1”加无数个“N”形成了大平台,就像美团没有开一家餐厅,但它现在是中国较大的“餐厅”。

随着产业数字化在新经济的深入应用,我们要开始考虑以产业作为“1”来 “+N”。网库集团和海星集团合作,是把海星旗下的荣氏果汁作为“1”,网库作为N的一部分,未来的各种N也都会为实体产业赋能。我认为,现在要从“数字产业化”的“1+N”时代进入“产业数字化”的“1+N”时代,产业要成为这里面的“1”。

我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只有阿里、京东或者网库这样的IT数字化产业的公司,我们更相信每个产业领域都会有产业数字化的实体龙头企业,这个龙头企业是谁?就看谁先走一步,抢占这样一个平台的先机。

说到合作,网库非常愿意成为“N”的一部分。我们除了与海星有合作,与我们500强班的张征宇班长也在联合打造5G手机产业网。我昨天跟张总交流还说到5G手机领域会有无数的竞争对手,但我希望我们用至少的投资构建起手机领域的新基建。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希望和所有生产单品的龙头企业的合作,都参与到国家的新基建中,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为一个产业提供基础建设工程,提供一个未来三年五年更具长远战略发展的合作模式。

 荣海:

我认为实体经济与数字化合作的过程中是需要桥梁的,网库集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很多实体经济迫切需要与互联网技术、电商快速融合,但中间需要一个桥梁,把数字化技术、理念迅速贯通到实体经济当中来。网库的理念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单个的企业,而是把产业链、生态系统能够打造起来,这个生态系统超越了原来单纯的产品销售。我认为桥梁很重要,国福商学给我们很多学员提供了很多合作的机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

海星除了与网库合作以外,近日也在与艾美集团深度洽谈合作。艾美是以美容产业为主的非常大的一家集团公司,体系很健全,我们目前在探讨荣氏产品怎么融入到艾美的网络中,对健康产业、美容产业做一些新的提升。我非常同意海波刚才讲的,这已经不仅仅是政商资源或者资本的融合合作,更多的是产业的互联。

 王海波:

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确实挺难的,我们同学里面,敬业集团的李赶坡董事长前段时间收购英国钢铁,我们感叹一个高龄企业家能够持续保持敬业的这种动力实属不易。

只要往前走,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着未来5年、10年、20年、30年要做什么的问题,网库也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就是怎样再往前走,还有哪些是能让企业持续前进、持续做大做强的因素。我认为荣总有很深刻的思考和经验,希望荣总可以从这方面给大家多一些建议。

 荣海: 

从我自己来讲,这几十年中确实是风风雨雨,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我认为有两点是蛮重要的。

第一是自身坚守的心态,从不偷懒、从不低头。我自己有一个座右铭,就是永不言败,挑战昨日之我。过去很少看我们中国企业家的传记,这次疫情期间我也看了不少人的传记,包括融创、老干妈等等。我认为中国很多企业家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与他们的坚韧不拔、持续学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是分不开的。很多企业家在经历九死一生的困难之后还能保持旺盛的创业激情和继续干下去的信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二要与时俱进。我当年是学计算机的,那时的输入法是十二进制的,纸带打一个孔代表1,没有穿孔的地方代表0。我是想说,过去知识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领导人与时俱进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我认为要兼听则明,你作为一个领导要想办法能听得到更多的声音。

这是我做了三十年企业能够与大家分享的,你的激情依然要饱满,你的动作依然要敏捷,但是你心态一定要淡定。

 
打赏
 
更多>同类散热器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散热器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注册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3027164号-2
Processed in 1.601 second(s), 104 queries, Memory 4.57 M
Powered By Sanreqi